何以笙箫默小说 > 我在梁山跑腿的日子 > 13 第 13 章

13 第 13 章

    一箱箱救命药分发出去。全梁山的头领喽啰人手一份。

    当然,大多数人还属于“无症状”;大哥们有令,吃就是了。反正吃了没死人,也没几个再生病的;少数症状轻微之人,吃药之后病情不再加重,可以挣扎起来操练;还有那么十几个倒霉蛋,本来躺在床上等死,吃了药,遵医嘱,又有人照顾,竟也开始好转了。

    再过七八日,济州府差拨人马,驾船大举来攻。

    梁山上的病气已经褪了七八成。好汉们精神抖擞,喽啰们士气高昂,聚义厅前齐誓师,吃饱喝足下山迎敌。

    杏黄旗迎风招展,联排战船气势磅礴,船上朴刀耀着冷光,散入水泊港汊,八百里杀机四伏。

    吴用神机妙算,巧设陷阱,把官军杀了个落花流水。

    点检夺得几百匹好马、四五百艘船、若干金银布帛。

    虽不够填平十万贯生辰纲的巨坑,但也是相当一笔钱财,将整个梁山从“贫困”拉回了“温饱”,填饱了几百个嗷嗷待哺的肚子。

    新到山寨,便获全胜,非同小可。聚义厅中大摆宴席。刚抢的马匹宰了吃肉。刚抢来的金银立刻分发下去,换得一片欢呼。

    咱们梁山有钱啦!不用再守着肉汤捞油星了!

    晁盖喝得酒酣耳热,大着舌头宣布:

    “夺得好马,是林教头的功劳!”

    “东港是杜迁、宋万的功劳……”

    “西港,全亏得阮氏三雄……”

    一个文职小喽啰摊开书簿,一笔一划地“记功”。

    绿林不比官场,出身资历是次要。地位和尊重都是一刀一刀拼出来的。

    按照王伦时代沿袭的传统,此次“表彰大会”不仅是叙头领的功劳。喽啰们也互相提名,夸赞这一战中表现突出的兄弟们。

    “俺这条命是王十一兄弟救的!得记他乙等功!”

    “在东港汊,彭小虎孤身一人凿烂了一队官兵的船!我们几个都是见证!”

    “俺!俺一个人砍了八个官兵,怎么也得是个甲等功!”

    ……

    功劳分为甲乙丙丁四等,评定标准十分随意,弹性颇大。倘有争议,也不难解决:借着酒劲吵一阵,最后让老大拍板完事。

    在吵吵嚷嚷的邀功声中,有人提出:

    “俺本来病得厉害,吃了何成大哥送的药才能起来打仗。没这药,俺多半被官兵一刀剁了!得给何成大哥记一功!”

    这叫吃水不忘挖井人。这话一出,一群人赞同附和。

    但何成不好意思,说药也不是他一个人送的。水寨几十个兄弟都参与了。

    “而且……而且这药也不是俺们搞来的。俺们就跑跑腿……”

    喽啰们喷着酒气,叫道:“都算功劳!都算!”

    记功的小喽啰运笔如飞。

    晁盖微笑着点点头,算是认可了这一波民意。

    但他还是叫来何成,谨慎地问道:“前日我等病得厉害,忘记问一句,你们是从何处找来这许多药?兄弟,俺梁山泊好汉以忠义为主,施仁德于民。劫富济贫可以,不可强取豪夺……”

    何成憨憨笑道:“天王放心。这些药,是俺们阮娘子花五百贯钱向牛大夫定的。他跟徒弟们加班加点,做了好几天呢。”

    这话一出,晁盖酒醒一半。

    “兄弟再说一遍……谁?”

    “阮六娘子啊。”水寨众人七嘴八舌,“俺们每日练习操船,会在泊子边缘顺路捕鱼。然后就近卖到集上——当然,梁山的兄弟不能在集上露面,这鱼全靠她自告奋勇带出去,请人分销的。扣去上下打点的辛苦费,一次就能有近百贯钱进账。头一天她就找了牛大夫,给付了定金。再攒些日子,刚好够付剩下的药钱。做得了药,再派几个兄弟到处分发……”

    晁盖更愣神:“为何不禀报我知?”

    大伙振振有词:“那时候头领们日夜商讨退敌之策,小的们不敢扰你们心思。况且水寨训练之事是二郎五郎七郎负责,您平时也不怎么过问嘛!——大哥,你别怪俺们啊!”

    晁盖赶紧说不怪。梁山又不是衙门,先斩后奏的事多了,哪那么多繁文缛节。

    他和小喽啰近前讲话,厅里大部分人都没听清备细,只依稀听得是有人高瞻远瞩,出钱请大夫提前炮制灵药云云……

    借着酒劲起哄:“记功!记功!给他记大功!”

    晁盖脸色有点僵。若是哪个兄弟做出的事,定然要记他一大功。可是偏偏……

    他亲口说过,只要能给山寨立下功劳,不论大小,都是好汉,都能进聚义厅喝酒。

    但何成当时没在场,不知道老大哥临时起意的这个规矩,依旧我行我素地说:“大哥您看,俺们送药都有功劳,那阮六娘子,是不是……”

    水寨诸人都是得了她好处的:她下山时托她买东西办事;她教的那些“拉伸运动”,做下来倍儿爽;有时候阮小五训练太狠,“辣手摧汉”,她也会帮忙求个情什么的。

    所以都投桃报李,给她邀功。

    晁盖还是不太相信。真的是她?不是她兄弟的主意?

    阮氏三兄弟在另一边喝酒,伏在桌案上,已经成了三只醉虾。

    晁盖走近,拍拍三人脑袋,询问贩鱼买药之事。

    三兄弟睡眼惺忪,只道老大哥兴师问罪,纷纷一推六二五:“是——是小六自作主张,姑……娘家胡闹,跟俺们没、没关系!俺们每……每日训练水军,忙忙忙着呢!”

    晁盖觉得自己有点骑虎难下。聚义厅中燃着火把,一排排浑浊的火光,此时似乎都聚焦在他脸上;弟兄们端着酒碗,大着舌头说话,似乎都议论的是他。

    送药的都记功了。挣钱买药的没功劳,合适吗?

    终于有个人注意到他的窘境。吴用左手举着根羊腿,右手摇着油腻腻的秃毛扇,学着戏文里军师的口吻,醺醺地问:“主公何事烦扰?”

    晁盖把自己的纠结说了。

    “哪有对女娃娃论功行赏的,这不合绿林规矩……”

    吴用笑起来:“大哥,你已是梁山之主了,怎么还守着庄稼人心思?什么绿林,咱们就是北方最大的绿林,规矩咱们定!”

    吴学究白教了十几年四书五经,圣贤教诲对他来说只是个吃饭的家伙,压根不信。

    难怪十几年考不中。

    他的人生信条很简单:富贵何妨淫,贫贱大可移,威武必须屈。无事伦理纲常,有事见风使舵,方为大丈夫也。

    他借着个酒杯掩护,用眼神指指那些一根筋的水寨喽啰,悄声提醒:“大哥,民心所向,不可夺也。倘若不批了这功劳,怕是寒了水寨几百兄弟的心,日后你还如何号令山寨?”

    晁盖一怔。

    “况且咱们梁山统共只有两位女流。不论是那位阮老太君,还是阮六姑娘,都不能上阵打仗,纵有微末功劳,也不会抢了兄弟们的衣饭,给个虚名儿又何妨?还能显得大哥您不拘一格,胸襟开阔,是不是?”

    晁盖连连点头。

    当黑老大真是门艺术。若非军师点拨,他今儿不知不觉得罪一群兄弟。

    于是宣布:“阮六姑娘呢?快给找来,记一大功!”

    *

    传令的小喽啰没跑多远:“哟,娘子在这儿。”

    阮晓露就等在聚义厅外头,寻个凉快空地,捡一杆破刀,自己舞着玩。

    梁山贼寇虽然都有武功,但很少有人是拜师学的。像阮氏兄弟的一身功夫,那是在十数年日复一日的为非作歹称街霸巷中,实践而来的。

    阮晓露在梁山待久了,没吃过猪肉也见过猪跑,拿个刀也能耍两下子。威力不明,因为没人跟她放对。

    那传令的喽啰同样是个菜鸟,眼看刀光闪过,条件反射般鼓掌喝彩:“呜呼,好刀法!……”

    阮晓露丢下刀,笑容满面:“啥事?”

    心里当然知道是啥事。价值五百贯巨款的灵丹妙药,她寻思,怎么也得给自己记一功吧?

    当然,这功劳不能她自己腆着脸去求,否则在领导看来无异于胡搅蛮缠;最好也别让自家兄弟出面,否则有任人唯亲、营私结党之嫌。

    水寨里的草根大哥们个个欠她人情。她聊天时稍微提一句,自有人为她据理力争。

    果不其然,刀没耍两下,等来了领导的口信。

    她整理衣帽,大大方方跨进聚义厅大门。

    吵嚷声欢呼声划拳行令声灌满双耳。酒肉香气混着灯烛热气冲了她一脑门。

    文职小喽啰高声宣布:“女眷阮小六,冒险下山采购灵药——丙等功!”

    老大哥十分给面子。跑腿送药的水寨喽啰们人人获得丁等功。而主持买药的那位,怎么也得功高一级。

    于是她一上来就获了丙等功,值三个官军人头。

    众好汉窃窃私语。

    “原来俺们吃的那个药丸……”

    “是她搞的?看不出来哇……”

    “真人不露相,这是个角色。”

    晁盖指着她,大声宣布:“看见没有?只要能给山寨做实事的,不管是谁,就算是女的,一律有赏!这是咱们梁山的新规矩!把门的记住了,以后阮姑娘要来聚义厅喝酒,不许拦!”

    领导难得彰显开明,阮晓露当然要配合。做出个受宠若惊的样子,喜滋滋地领了赏。

    别的立功喽啰,赏的都是钱;她得到的是几片歪歪扭扭的金叶子——大战中俘虏了一个军官,从身上扒下来一条黄灿灿的束腰金带。有人想献给晁盖,晁盖坚决不要。领导不要的东西,别人谁拿都不合适,干脆拆了,拆出几片金箔。赏给谁都嫌特殊,干脆给她。

    虽说金子不如铜钱好流通,但反正梁山上也没有金店也没有商铺,有多少金银铜钱,也就堆在宿舍里看个乐呵。

    酒酣耳热的好汉们轰然叫好:“女中豪杰!喝酒!快喝酒!俺敬你一杯!”

    大多数人才不管什么“绿林规矩”,什么女人进聚义厅是不是晦气;大伙只知道席面上来了个妙龄少女,此乃千载难逢之美事,这酒于是喝得格外香。

    阮晓露忽略耳边一串串“妹子来这坐”,穿过几条长桌,大摇大摆坐在了阮小二和阮小五中间。

    俺上桌啦!

    端起酒壶,满上面前几个空酒杯,“二哥五哥七哥,这次多亏你们支持。来,敬你们一杯!”

    当初晁盖看她不上,不许她进聚义厅,阮小二无脑站领导;现在回想,有点惭愧,觉得自己的长兄威望岌岌可危。

    但妹子不但没记恨,还“多谢支持”。谢什么,不过是谢他们在她胡闹的时候装瞎,没有一巴掌给她拍水里罢了。

    阮小二将酒水一饮而尽,浑厚笑道:“以后有事,哥哥给你撑腰,别怕得罪人!”

    阮小五接过酒杯,眯着醉眼打量她一阵,别有用心地笑道:“妹儿,你这口气赌得够大。”

    “哪里哪里,”阮晓露赶紧拿酒堵他嘴,义正言辞地澄清,“我就是想给山寨做点无私奉献。”

    阮小七拿着酒杯,不喝,很规矩地说:“今天够了。”

    阮晓露胡噜他脑袋,夸一句真乖,然后自己干了一杯。

    姐也是有功之人啦!

    以后聚义厅随便进。早上晨跑转一圈,下午散步走一圈,夜里爬到房顶看星星,绕路也要来绕一圈!

    http://www.yetianlian.net/yt112480/42033123.html

    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:www.yetianlian.net。何以笙箫默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:m.yetianlian.net