何以笙箫默小说 > 家父李隆基 > 第二十一章 大胆的押

第二十一章 大胆的押

    《唐六典》载:“凡天下观,总一千六百八十七所,一千一百三十七所道士,五百五十所女道士。

    可见在大唐,女子入道,蔚然成风。

    因为道教为国教,备受重视,尤其是来自宫廷和官宦之家的贵族女子纷纷入道,以至于女冠数量急剧增长,而这类群体本身的综合素质和文学修养,将女冠提升到了一个非常特殊的地位。

    她们除了日常修道之外,还会与文人士大夫从容交游、诗词唱和往来,所以留下了很多清丽淡雅、非凡脱俗的美丽故事。

    谁开的头呢?大名鼎鼎的太平公主,新唐书记载为:荣国夫人死,后丐主为道士,已幸冥福。

    荣国夫人就是武则天的妈,太平公主的外祖母,这句话的意思是,太平公主的姥姥去世了,她要给姥姥求冥福,所以要当女道士。

    玉真公主的理由也差不多,给自己的妈妈祈福,所以李隆基给杨玉环找理由的时候,都不用琢磨。

    李琩与王维关系极好,但和自己的姑姑玉真公主,却很一般。

    因为李隆基比较忌讳这个。

    玉真公主交游广阔,入道之后权利和地位丝毫不受影响,而且对皇帝有着极大的影响力,所以别看这是诸亲王的亲姑姑,但是李隆基不允许儿子们跟玉真公主交往过密。

    所以李琩和他的姑姑之间,几乎没有任何交流,但是王维经常在玉真那边,帮李琩说好话。

    “为什么是十八郎?”宴席上,坐在李隆基右侧的玉真公主,探过来小声道。

    如今皇帝的后宫,没有独宠的女眷,妃子一级当中,就剩下一个卢贤妃,还不得宠,与其她美人才人,都坐在后面呢。

    李隆基双眉一凝,没法回答这個问题,因为他知道自己的妹妹清楚答案。

    宁王李宪赶忙给玉真使了一个眼色,示意对方不要提这个茬,但是玉真公主给误会了。

    在她看来,大哥宁王是向着李琩的,所以日间在殿内的时候,才会故意提及李琩进献的羯鼓,很明显这是在给李琩奏请修库起话题。

    所以她以为大哥的眼神,是想让她帮李琩说句话:

    “终究是嫡出,这样过继出去,是不是不太好?”

    李宪顿时傻眼了,赶紧又给玉真使眼色,玉真这才恍然大悟,弥补道:

    “权当我乱说。”

    “你是在乱说!”李隆基脸色阴沉道:

    “朕什么时候说过,他是嫡子的?”

    李宪内心叹息一声,干脆将脸转至一边,权当没听见。

    李隆基是个庶出,而李宪是嫡出,所以李隆基其实对嫡庶之别一直都有意淡化。

    庶出想要继承皇位,就得名正言顺,所以他爹李旦在李隆基还是太子的时候,就追封李隆基的生母窦氏为昭成皇后,其实就是给李隆基正身份。

    这不巧了吗,李琩的母亲也是在死后被追封的,所以绝大多数人,都认为李琩是嫡子。

    李隆基以前从未否定过,但是今天否定了。

    玉真公主叹息一声,对这个敏感的话题,避而不谈了,她出生皇室,生母很早便过世了,死的不明不白,至今尸骨无存,错综复杂的宫廷斗争,她从小便看在眼里。

    在大唐,积极参政的公主没一个好下场,正是厌倦了这样的生活,她才选择与姐姐金仙公主一起,出世入道,远离这些勾心斗角。

    李隆基本来大好的心情,如今也不好了,偏偏这个时候,咸宜撞枪口上了。

    “问父皇安,昭阳君临,四海昌盛,儿臣恭贺父皇圣诞。”

    李隆基微微皱眉,道:

    “你方才去那边做什么?”

    张去逸的席位又不远,李隆基但凡不是瞎子,也能看到自己闺女在那边嘀咕了半天。

    冒傻气的咸宜笑道:“正是在谈论一桩好事情,父皇想知道吗?”

    “哼!”

    终究是亲闺女,李隆基对咸宜是有极大的耐心和容忍的,闻言看向身旁的宁王和玉真公主,笑道:

    “你们信不信,绝对不是什么好事。”

    “父皇不信我?”咸宜语气撒娇道。

    玉真公主笑道:“十八娘说来听听。”

    咸宜点头道:“我与张公次女说好了,让她嫁给我阿兄为寿王妃,不对,是隋王妃,父皇觉得,不算好事情吗?”

    李隆基愣住了,下意识的看向宁王,不对啊,你不是说李琩看上的是郭家的吗?怎么又成了张家的了?

    李宪赶忙朝咸宜道:“是十八娘自作主张吧?婚姻大事,父母之言,你说了不作数的。”

    咸宜着急道:“我知道不作数啊,所以才来请父皇做主。”

    “胡闹!”宁王心知咸宜是出于一片好心,但李琩的婚事,没有那么简单。

    首先,当下能看上李琩的,属实是没有几个了,他清楚,皇帝也清楚,人家既然看不上,你要是强行赐婚,万一不奉诏,脸面何在?

    别以为这事人家不敢抗旨,理由很简单嘛,我配不上伱儿子行不行?

    李世民都被拒过,凭什么李隆基不会呢?

    而皇帝一般情况下也不会强行指婚,婚姻这种事情,都是有利益牵扯的,虽然关陇集团被武则天打压的差不多了,没有从前那么强势,但依然树大根深。

    历史上唐文宗欲以公主下嫁世族时,有过一句感慨:民间脩婚姻,不计官品,而上阀阅,我家两百年天子,顾不及崔、卢耶。

    虽然因为武则天提升科举中,进士科的地位,对主攻明经科的贵族集团造成了极大的打击,但不能否认的是,当下的官员,百分之八十,仍旧是出身贵族。

    李隆基肯定是希望李琩早点成亲的,但是李琩过继的事情,是宁王提出来的,那么宁王就需要善始善终,这样一来,李隆基过继亲子,就能甩锅给是宁王苦奏,朕才勉为其难。

    那么宁王属意自己的家臣,那便由着宁王做主吧。

    “下去吧,斗鸡要开始了,”李隆基淡淡回应道。

    咸宜一愣,还想要再说,却被三个人的眼神同时止住,宁王、玉真、高力士。

    她这丫头看不出火候啊,圣人心情不好,你看不出来吗?

    咸宜无奈之下,只好撇了撇嘴,悻悻然的施礼退下。

    .......

    在当下,斗鸡高手绝不仅仅只有神鸡童贾昌和王鉷的好大儿。

    神鸡童只不过是名气最大,而且如今是宫廷首席,宫廷宴会上的斗鸡,大家都是碍于圣人的面子,所以不敢赢的太过火,以至于贾昌的名气越来越大。

    但神鸡童呢,人家是有自知之明的,行家一出手,就知有没有,他的专业就是斗鸡,同行有几把刷子,他一眼就能看出来。

    “前十场,不能作假,要让圣人欢心,这是高将军亲自交代的,”贾昌在开场之前,嘱咐王准道。

    王准个子很高,身形很壮实,白面大耳一看就是有福之人,闻言道:

    “这还用你说,你只管放心,前面十场选的对手,也都是长安名噪一时的金毫、铁距、高冠、昂尾,我打过招呼了,他们会全力血斗。”

    贾昌毕竟是个市井小儿出身,如今大家都给他面子,是因为圣人喜欢他,三年前李隆基还亲自为贾昌做媒,娶了一个伶人的女儿。

    但真要说起对外打交道,还得是王准,因为王准的出身好,是被贵族子弟认可的。

    所以眼下的鸡坊,贾昌是跟着王准混呢。

    王鉷在暗庄玩假,殊不知他亲儿子和贾昌,还开着一个小盘子,参与进来的,也都是平时喜好斗鸡的一些世家子弟,盘子不大,但经营好了,赚的也不少。

    宫廷斗鸡,一直都是鸡坊单挑整个长安,因为设置在宫内的鸡坊,共有斗鸡四千只,几乎等于整个长安的三分之一。

    李隆基喜欢这个,所以长安但凡有条件的家里,都养有斗鸡,品质好的斗鸡有价无市,你想买,人家都不卖给你。

    因为只要在宫廷宴会上出了风头,即使你是平民,圣人说不定都会赐你个官。

    当然了,鸡坊的官,三省六部九寺五监,靠斗鸡可不行,得靠祖宗。

    李琩和王维都曾经养过鸡,王维曾经有一只斗鸡,在宫宴上也是大出风头,可惜受伤太重,没几天就死了。

    这玩意也是个消耗品,吃的还挺好,新鲜的蚯蚓和生鸡蛋。

    一旁的盛王李琦,已经吩咐幕僚,将自己的斗鸡带到斗鸡台下做准备了。

    “今天一共有五十六场,取圣人圣诞之数,结束恐怕要到亥时了,”

    王维现在对斗鸡已经不太感兴趣了,自从娶了媳妇,仕途就很不顺,颠沛流离日子苦哈哈的,早就对这种娱乐项目不感冒了。

    尤其是因为提前准备狮子舞,熬了大半个月,眼眼袋都挂脸上了。

    李琩附耳过来,小声道:

    “今晚跟着我押宝,可以大赚一笔,不过有风险,看你跟不跟。”

    这下子王维来精神了,要知道置办辋川别业已经掏空了他的家底,如今非常拮据,买纸都是抠抠索索的,实在影响他作画。

    “你有路子?”王维惊喜道。

    李琩微笑点头。

    他算准了王准绝对没胆子骗李琦,所以对方给的情报,一定不会假。

    只管大胆的押!

    http://www.yetianlian.net/yt112521/42047229.html

    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:www.yetianlian.net。何以笙箫默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:m.yetianlian.net